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驾驶 > 自动驾驶大蛋糕里的一块小蛋糕

自动驾驶大蛋糕里的一块小蛋糕

2018-12-04 09:23:20

  那是堪称自动驾驶里程碑的事件。2017年7月,全球第一款L3自动驾驶量产车辆奥迪A8上市。

  根据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AE)对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分级,L1、L2只是辅助驾驶,L3才算是进入了自动驾驶范畴。

  在自动驾驶的竞赛中,奥迪一下子走到了所有车企前头,此事无疑大大刺激了其他车企。

  2018年前后,不少车企也亮出了自己的L3自动驾驶车辆量产时间表。

  奔驰2020年上市的下一代S级轿车将具备L3自动驾驶功能,宝马预计在2021年推出一款有L3功能的电动车iNext。

  国内车企也不甘示弱,比如,广汽新能源和一汽集团红旗均表示对外表示将在2019年向市场量产L3级别的自动驾驶车,小鹏汽车的时间表是2020年。

自动驾驶大蛋糕里的一块小蛋糕11月8日,亮道智能和Ibeo在上海安亭签约,宣布在车载激光雷达测试验证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亮道智能CTO雷绳光判断,未来3-5年,整个行业或将迎来L3自动驾驶汽车量产的井喷期。

  随着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量产计划提上日程,市场对于自动驾驶的测试与验证的需求也随之上涨。

  今年11月8日,亮道智能和Ibeo在上海安亭签约,宣布在车载激光雷达测试验证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亮道智能将在全球范围为Ibeo提供场景采集和功能测试验证服务。

  Ibeo是作风低调但技术领先的德国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奥迪A8搭载的全球首款实现量产的车规级激光雷达SCALA就是由Ibeo与法雷奥合作研发而成。

  亮道智能则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测试验证技术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创业公司,它与Ibeo在测试验证方面的合作2015年就开始了。

  对于为何选择现在向外界公布双方合作,亮道智能CEO剧学铭对记者表示:“现在已经到了测试验证要提上最高级别被大家谈论的时间点。”

第三方的价值空间

  自动驾驶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安全,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之前,必须要经历长时期复杂的测试与验证过程。很多要做量产的公司对测试验证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

  但现实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整套的感知模块测试验证解决方案,连基本的数据采集都存在问题,诸如数据同步、存储格式、采集方法等数据采集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好。

  剧学铭告诉记者:“这个准备工作中有大量细节,如果没有准备好,采集回来的数据并不能可靠用于真值的建立,国内也确实存在之前大量采集的数据因为基础环节没有设计好而在数据价值上大打折扣的情况。”

  从裂缝中看到光,这种并不完美的现状恰恰让亮道智能发现了机会。剧学铭希望从根本上设计整个一套测试验证的流程,能够符合满足量产验证定义的规范,能够保证未来有拓展性,能够真正用在量产项目上。

  成为领先的面向量产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新型测试验证服务商——这是亮道智能对自己的定位。

  全球顶尖的一级供应商本身具备测试验证的能力基础,但作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商,它们的测试验证是为自身的功能开发服务的,不会专注在测试验证这一块,而OEM如果自己做就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

  雷绳光说:“未来的主机厂更希望由另一家公司来做这个工作,因为全球顶尖的一级供应商如果既是系统的提供者也是测试者,这不合乎逻辑。”

  这正是亮道智能作为测试验证服务商存在的价值空间。亮道智能可以为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传感器硬件开发商、OEM、一级供应商提供测试验证服务。

  要取得客户认可,雷绳光认为有两步。第一步,首先要有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这就是为什么亮道智能要跟Ibeo合作,这是亮道智能的第一个合作案例。

  Ibeo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公司,通过承接Ibeo下一代固态激光雷达开发的整个测试验证来高点起步,这个案例对于亮道智能来说意义重大。 

  第二步,要积极参与到国家层面的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当中,这样,未来就有可能更大地推动行业进步。

  各类专注自动驾驶的公司也会有自己针对量产的测试验证方法,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亮道智能认为,行业和国家标准的推出,首先要有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需求,否则很难设立统一的行业和国家标准。而这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

  在车载激光雷达测试验证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标杆式的企业,因此,剧学铭表示,“我们现在是从0做到1的过程”。

  当然,如果做成了,亮道智能就有可能成为那个标杆。

功能开发是5%的工作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古语用来形容自动驾驶从解决方案到量产落地的过程,可以说十分贴切。

  一个例子就是,全球首款车规级激光雷达SCALA的量产。其实,在2010年,Ibeo就开始和法雷奥合作开发SCALA,整个过程耗时7年。2010年产品的性能跟法雷奥最后量产产品的性能非常接近。

  也就是说,从功能方案到最终量产,中间花了7年时间打磨产品。这7年在做什么?做测试验证,以确保能满足各个汽车驾驶场景各种各样的需求。

自动驾驶大蛋糕里的一块小蛋糕亮道智能自动驾驶传感器融合测试验证车

  用雷绳光的话表示,“如果功能开发是5%的工作,量产还有95%的工作。”

  他解释,剩下95%的工作量主要有两部分。

  一是产品的算法需要考虑不同的场景。比如,功能Demo(示范),找个晴天在好的路面上去做就可以了,但是实际的自动驾驶会面临各种天气各种路况。“整个社会的自动驾驶环境太复杂了,而覆盖所有的案例需要时间,需要捕捉到这些情况,然后需要时间去解决这些情况。”

  一是要做到硬件满足车规级。“做Demo功能的实现没有问题,但是如何保证生产100万台这样的激光雷达就像生产一台一样,都有一致性,这个是最难的。”

  这正好说明了测试验证的必要性与复杂性。从第一代环境感知算法到最终SOP(开始量产)算法,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迭代过程,因此,需要为传感器融合测试验证预留充足的时间,才能保证量产目标如期实现。也就是说,测试验证在自动驾驶开发初期就要介入。

  亮道智能的核心业务是L3&L4自动驾驶环境感知测试验证。这是一个新兴领域,与传统汽车测试验证相比,未来将面临巨大的数据量。

  剧学铭说:“原来的测试验证采集的数据量没有那么大,下一代的数据来了就跟一个野兽一样,采集的数据量非常大。”

  可能每个主机厂都会有几十Petabyte(1PB=1024^2GB =1,048,576GB)的数据,如何来管理整个数据,如何来提供一整套的测试验证流程,这无疑是亮道智能面临的最大挑战。

  做一整套测试验证流程需要集成多种能力:做数据采集,对数据采集要有经验;建环境真值,对数据算法要有理解;做测试验证流程,对传统汽车行业测试工具链要理解;最后面对海量数据,要有大数据分析能力。

  这也是一件好事,这正是建立壁垒的过程。2017年,亮道智能开始在国内启动基于激光雷达的数据积累,目前已经建立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1.0版本。

  它正在以数据为基础,逐步形成三大开发能力:服务于测试验证的算法开发能力,提供完整的环境感知测试验证解决方案,以及通过大数据分析的能力。

建立起护城河

  亮道智能创立于2015年,成立之初就开始做国际化布局,希望能结合中国的市场优势以及德国的技术优势。

  2018年初,它获得了四维互联基金的天使轮投资。四维图新是四维互联基金的股东之一,未来,在自动驾驶领域,四维图新与亮道智能的合作或许不仅限于财务投资,双方在业务上的合作很有想象空间。

  团队核心成员主要来自中德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德国知名主机厂、一级供应商或知名研发机构。

自动驾驶大蛋糕里的一块小蛋糕亮道智能CTO雷绳光博士,亮道智能CEO剧学铭博士,Ibeo CEO Dr. Ulrich Lages(左右中)

  CEO剧学铭是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子专业博士,曾就职于德国宝马研究院,负责高级自动驾驶项目环境感知开发,是自动驾驶领域行业专家。

  CTO及柏林研发中心负责人雷绳光博士,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和人机工程方向,是激光雷达、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算法和量产功能开发方面的顶级专家。

  2018年10月1日才加盟的雷绳光总体负责量产研发团队的组建与管理,以及公司整体的产品战略规划。

  目前,亮道智能已经与Ibeo、线控公司Paravan等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德国企业均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

  亮道智能跟Ibeo的合作是针对其下一代雷达在量产项目上的测试验证。双方的合作其实已有三年之久。2015年,剧学铭回国创办欧百拓。Ibeo产品在中国的落地由欧百拓负责,而欧百拓就是亮道智能的前身。

  在与Ibeo合作的3年里,亮道智能积累了丰富的激光雷达产品经验。下一步,双方将共同合作,加速L3和L4自动驾驶功能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落地。

  亮道智能总部位于北京,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两地建立了研发中心,在上海建有商务中心,计划2019年将团队扩充到200人,2021年扩充到400人,以支撑L3自动驾驶车辆的量产计划。

  2018年初开始搭建的固安工程中心也已投入使用。未来,固安还将建设传感器、传感器融合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的测试验证服务开发相关的基础设施,并将提供应用阶段线控系统安装测试服务。

  根据剧学铭的判断,国内L3自动驾驶真正落地可能最早要到2021年。

  需要指出的是,亮道智能做的测试验证不是针对自动驾驶车所有的测试验证,而是针对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模块,并且是感知模块里面集成的算法实现功能的测试验证。

  自动驾驶发展如火如荼,诸多领域还处于行业标准缺失的草莽时期。像亮道智能这样的创业公司,基于自身优势深入钻研一块领域,慢慢形成技术壁垒,建立起护城河,或许会在偌大的自动驾驶产业中站稳自己的脚跟。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 汽车商业评论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