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关注 > 汽车行业在碳中和之下 匍匐前进

汽车行业在碳中和之下 匍匐前进

2021-05-06 08:58:22

  中国已经做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上海作为率先实现碳中和的城市已经针对汽车做出更进一步的政策,对非纯电动汽车之外的燃油汽车,包括但不限于燃油、普通混动、增程混动汽车做出限制。

  汽车行业在碳中和之下,匍匐前进。

汽车行业在碳中和之下 匍匐前进

二氧化碳排放意味着发展权

  随着2010年柴静在《面对面》采访丁仲礼院士,这句话振聋发聩般深入到每一个有识之士的心中,意识到所谓二氧化碳排放权背后的意义。

  按照经典工业化理论衡量工业化发展水平,工业化初期、中期的发展往往伴随高耗能行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大量建设等等。能耗和排放增长非常迅速,但进入工业化后期或者后工业化发展阶段,高耗能行业趋于饱和,城镇化增速放缓,能耗和排放增长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说人话就是中国以前为了在围追堵截中完成自己的工业化体系,不得不采取一种以环境换经济的策略,结果导致中国人民手头有钱了,但呼吸的空气变差了,见不到蓝天了。

汽车行业在碳中和之下 匍匐前进

  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中国长期工业化率超前于城市发展。1978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43.9%,2014年仍高达35.9%,相比德国、日本,中国工业化率高出5~10个百分点。历史上,美国1955年工业化率达到峰值仅为39.1%,日本1973年工业化率达到峰值,仅为36.6%,韩国1995年工业化率达到峰值仅为41.9%。

  过分发展造成的产能过剩已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顽疾。2015年中国粗钢总产量8.04亿吨,超过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四个钢铁大国钢铁总产量的两倍,完全脱离国内市场需求,也已经没有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空间。中国未来工业发展的空间主要是质量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的上升,而不是基础产品的数量扩张。

  高耗能行业规模扩张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驱动能源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也是造成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应对气候变化压力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

国民健康和产业升级

  如果任由中国以人口数量优势发展粗放型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对全人类都会是一种灾难。

  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温度升高,由温升导致的未来各种极端事件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比如温升5℃,长江中下游的热浪日数将增加100天/年,南涝北旱的趋势会愈演愈烈,本来就缺水的新疆地区将不得不进行生态移民,森林火灾几乎随处可见。

  更重要的是粮食,放任温升,根据气候模式与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预估研究,2050年后粮食因旱产量持续下降,2100年将减产9%,相当于过去百年一遇的旱灾会成为常态。如果全国农业没有灌溉支撑,温升1.5~3.0℃,粮食平均减产28%,考虑到更多因素,届时情况会比预估更加严重。

  中国已经到了产业升级十分急迫的阶段。人类从轻纺工业起步,进入重化工为主的现代已经一百多年,未来进入高技术工业发展时期,不光可以减少碳排放,同时也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均所得。

汽车行业在碳中和之下 匍匐前进

  早在80年代之后,政府就开始调控中国经济结构,尤其是2010年之后,第二产业大幅逐步下滑,第三产业逐步上升,降低工业增加值占比。该图也反应了「中国用四十年走过发达国家一百年」的事实。(三十年里经过了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推动的过程)

汽车行业在碳中和之下 匍匐前进

  逼迫产业升级最好的方式是利用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环保的技术。欧洲和美国就先于中国制定了碳排放政策。2014年5月,欧盟通过了全球最严格的汽车碳排放标准,要求到2020年欧盟范围内所销售的95%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水平需达到每公里不超过95g。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发布了一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包括减少发电厂的碳排放、发展新能源、呼吁美国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产量翻一番、并向可再生能源发展开放公共土地、加快清洁能源许可证的发放、激励对清洁能源的长期投资、提高能源效率、确定四年一次的能源评估制度等等。

  不过,中国后来居上,在碳排放上制定了更加严苛的措施,随着国六b的实施,中国已经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苛刻的国家。

首当其冲的汽车行业

  中国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以及尽快实现碳达峰受冲击最严重的是石化能源行业和汽车行业。

  2015年,中国汽车产量2450.35万辆,占全世界份额的27.0%,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汽车快速增长导致的碳排放问题早在2000年就已经有中国政府高层意识到。2001年,时任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为了解决即将到来的「汽车病」,包含石油进口、交通拥堵、北京空气污染以及气候变化问题率团拜访奥迪,接待的正是后来的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

  万钢告诉徐冠华,全球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研究用动力电池驱动的车辆来替代燃油车。在世纪之交时,中国的石油消耗量是人均每年一桶,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是15桶,美国更是超过了20桶,如果中国也达到那种水平,意味着仅需一年就会把中国已知的全部可采原油储量全部消耗掉。---《大竞赛·未来汽车的全球争霸赛》P95

汽车行业在碳中和之下 匍匐前进

  汽车是碳中和的绝对主力,必须快速实现碳中和。2020年10月,由工信部指导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提出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要先于国家碳排放,承诺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到峰值,到2035年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

  2020年大众汽车因未达到欧盟碳排放目标,面临超过1亿欧元的罚款。就在传统车企体会到转型之痛的同时,极星宣布在2030年将率先实现碳中和,这对汽车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所谓的碳中和并非只是单纯制造纯电动零排放汽车,也需要致力解决电池以及材料等全方位的零排放。在一定程度上,极星不光为大家展示了未来的汽车,未来的制造方式,还有未来汽车行业重点发展的方向。

  在极星碳中和的计划里,我们能看到汽车行业正在朝着四个方向前进:

  世界需要越来越多纯电动汽车

  无论丰田、本田还是大众、奔驰、通用都已经做出承诺将在不远的未来实现旗下车型全系纯电动化,对燃油车的研发销售逐步消极。

  采用复合可降解、可回收材料

  极星2内饰用料与其他车型不同,没有采用真皮等传统装饰用料,而是采用了大量的环保材料。这种天然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手感、质感与传统材料不同,据极星介绍,这种材料来自可回收的PET塑料瓶、渔网和软木纤维,是Precept内饰的一部分。

  供应链0排放

  这需要汽车品牌和供应链建立足够的默契和关系,从地球获取原材料加工成零部件开始,一切流通都可以被汽车品牌掌握,从一级供应商运输到工厂,制造成汽车,从而销售,再到使用直至20万公里之后,企业对整车进行回收并循环使用,最终完成整个生命链条的循环。

  也就是说一旦实现碳中和,每一款产品的“碳足迹”都要经过认证——从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生产及使用,一直到最后的回收利用阶段。

  工厂0排放

  中国每年燃烧掉40亿吨煤炭,全球占比超过一半。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就必须改革能源结构,采用核能、可再生能源等新的方式,由此能源排放是碳中和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目前为止许多传统汽车无法绕过的一环。

  不过极星宣布2030年碳中和的一个底气是,生产极星的成都基地已经实现100%采用可再生电力,65%的电力供应是水力发电,其余的电力来自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并且是中国唯一一家获得全球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金级认证的汽车工厂。

  未来,极星2以及更多车型的碳足迹和有害物质,都将在极星网站和极星空间发布可持续发展声明,由社会和公众监督。

额外聊一聊为什么是极星?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2039年实现碳中和的奔驰,还是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日产,相比出身北欧的品牌,比如沃尔沃、极星都显得稍微落后。

  从产品上,极星目前产品数量较少,而且投身纯电动十分积极,称得上是一家没有历史负担和既得利益牵绊的企业,这一点和宝马有根本上的区别。

  其次,北欧相对更加注重环保,比如BlueAir就来自瑞典,你很难想象享誉全球的空气净化器品牌居然来自一个空气质量十分优秀的国家,似乎不太合乎需求驱动创新的逻辑…

汽车行业在碳中和之下 匍匐前进

  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表现出对环保的重视。2018年曾去瑞典出差,期间公关团队送机预约了出租车在酒店门口,一行人上车等待集合。当时的斯德哥尔摩很冷,等待期间,司机发觉时间过长主动熄火,习惯了怠速开空调等人的我们自然表达出不满。好在司机也是中国人,便解释道怠速会排放多余二氧化碳和颗粒物,如果长时间怠速,酒店工作人员也会上前提醒熄火。

  这一点,有点刷新到我的三观。

  在后来和其他同事参观科技公司的时候,一瞬间感慨为什么瑞典的空气这么好,其实是这个国家已经完成了产业升级,高耗能工业被挤压到很小的比例,大多数人都在从事创新、创意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可以拿到很高的薪水,更让人羡慕的是工作时间还特别短。

  我还感慨到「只有吃饱没事儿干,才能有天马星空的创意」,这种状态不是一般国家能达到的。

  大概是出于「责任」意识,瑞典汽车品牌总有这种情节在里面,极星如今强调碳中和,真的是「只有真吃饱了撑的,才能把眼光放的更长远,更有格局」。

  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已经到了产业升级的必要阶段,而对中坚力量的汽车行业来说,极星率先实现碳中和,对汽车行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光会推动汽车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进化,也会进一步推动传统材料向可再生材料改变。

  随着中国产业升级,人民收入提高,愈发注重环保,并愿意为此支付更多费用、精力,中国未来的生活环境也会大幅改善,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适宜居住的国家指日可待。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 雅斯顿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