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能源 > 充电这件“小事” 千万别有误解

充电这件“小事” 千万别有误解

2021-08-13 08:36:28

  小巧的充电桩干净整洁,轻轻抬手摘下充电枪,咔哒一声插入充电口,指示灯效幽然流动,手机APP弹窗“已充满”,两三步上前拔枪合盖。从此远离油污和尘泥,给电动车充电,一切都是那么的轻松、方便、优雅、体面。

  在广告里。

充电这件“小事” 千万别有误解

  如果有方便的家庭充电条件,或是作为家庭第二第三辆车,电动车早已是完美的通勤工具。但假如你是被电动大势已至的浪潮所感召,虽没有固定充电条件,依然大胆选择了一辆纯电动车代步,生活会怎样的不配合呢?

  很多从未染指过充电过程的新车主,一直到自己站在公共快充桩前距离50公分的时候,才意识到“充电线”也许更应该叫“充电管”——这粗细堪比保温杯的也好意思称为“线”?

  在真正使用电动车前的想象中,充电应该是这样:纤细一根软绵绵,五指轻握就摘下,不需吹灰之力,免沾人间烟火。

  清脆的“咔哒”一声,干净美好又文明,让人回想起午餐牛油果沙拉上跳跃的刀叉,与西装牛津鞋一步裙小高跟相得益彰,散发着小资与都市之光。

  但现实中往往是这样的。足足小孩胳膊粗的电缆,从你按下解锁钮那刻开始,一头脱离了充电桩,小十斤重量的电缆便全寄托于你的一只胳膊。如果是力气小的姑娘,双手作业很正常。

  粗细决定着电缆并不柔软易弯,你也许得花半分钟摸清它朝哪一边弯曲更顺。假如车子停的位置比较应付,想让电缆顺着你想要的方向,以刚好的角度顺利插入,两只手“抱着”充电枪往里怼那是常有的事。

充电这件“小事” 千万别有误解

  又因为充电线的“肚子”常年坠在地面上被拖来拖去,可不要以为告别了汽油,就拥抱了干净整洁的“科技感”。

  当你不得不用另一只手帮着调整线缆的弯曲方向,那么车内最好标配湿纸巾擦手。更需要留心的是手拿充电枪时,最好尽量张开臂膀让线缆远离身体,否则它一时挣脱的弹性和重力,就足以在你的裤腿或鞋面上留下印迹——这不是你每天上班或约会前想要的。

  这些当然怎么都算不上大事,“线太粗”成不了抗拒电动车的理由。这里的重点是:广告仅供参考。千万别误以为给电动车充电,是一件远比加油优雅、现代得多的新鲜事。

充电这件“小事” 千万别有误解

特斯拉直到V3桩,才成了真正的充电“线”特斯拉直到V3桩,才成了真正的充电“线”

  每年冬天,总有一些人跳出来抱怨着电车如电爹;而每到了夏天,又总会有一些(北方)人忘记了冬天的冷。

  假如你相信了电动车已经可以“平替汽油车”,以为全靠公共桩充电就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又碰巧坐标在秦岭淮河以北,那么冬天可就不止是“续航缩水”那么简单明了。

  南方的朋友可能未必理解,风和日丽里轻松踱步的惬意距离,到了冬天就会变成不愿逾越的鸿沟。没什么特殊情况,很少有人愿意在零下10°的北风天里步行超过10分钟。

  那么当周围最近的充电站距离不近不远,充电这个问题就不知不觉中复杂了。

  开车到充电站只需5分钟,但步行的话需要绕行15分钟,而充满电需要60分钟。

  这意味着:如果你选择开始充电后步行返回,那么在寒冷中步行15分钟到达住处后,只有30分钟的自由时间就又要步行15分钟赶回去取车;如果你选择坐在车里等充满,因为使用空调制热会增加大约10分钟充电时间,那么全程就是有1个小时20分钟浪费在了车里。

  在寒风中步行总计30分钟的代价,只能换来30分钟的自由时间;而始终暖暖和和的代价,是整整80分钟耗费进去(基本上)什么也做不了——真的很难说哪一种更合适。

  长途出门是人人知道的电动车难题,但真正的用车体验,并不是“目的地距离别超出实际续航里程”就无忧无虑了。

  从保定驱车回北京的路途是接近200km,标准续航版Model 3开着空调的高速实际续航大约是200km出头,于是特斯拉车载导航建议我限速110km/h以免中途抛锚。

  这意味着再一次,我客观上有了两种选择:如果一路110km/h直达北京,理论上能以最快速度到家休息,但会面临第二天接近零电量哪儿也去不了的尴尬;如果120km/h全速行驶,到北京近郊找一个超充站充电,第二天仍然能有至少一半电量满足平日需求,然而到家时间会晚至少1小时。

  没必要真的讲述最后选了哪一种,因为其实两种选择都没什么不妥,因为真正恼人的并非二者中的任何一个,而是这样的选择本身——你原本完全无需因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动脑筋。然而现在随便什么行程,就会自动生成几个选择在脑海里,又偏偏每一个都不是完美无痛的。

  如果你见识过一排特斯拉蹲点抢充电车位的盛况,会更容易理解我想表达的是“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美好而无感”。

  不会有任何一个品牌会告诉你这些细枝末节的体验差别,不会有任何一位汽车博主向你掰开揉碎讲这种细小麻烦,不会有任何一家媒体能在试驾评测中描述这些“不值一提”的琐事。

  但假如你是一个没自由也没车位的普通打工青年,轻信了电动车业已成熟买来作为唯一的通勤依赖,细小的麻烦就很容易积累,然后被放大到影响更多。如果是一辆十几万的家用电动车,没有特斯拉那样的超充网络支持,糟心事只会更加五花八门。

  像广告里那样,轻轻松松拔下枪就能走人,而不需要自己缠绕线缆的桩是不存在的;电缆纤细轻盈又小巧易用的,多半是十几个小时才能充满;“40分钟充足80%”的那个桩,算上来回路程可能就是半个下午;充电“顺便”吃饭逛街的那个最近的商场,也许没一家你愿意驻足的店;车载导航为你智能画出的续航范围,你真去了依然有可能回不来……

  电动车有无数般好,也许对于更自由更充裕的人群,它们早就开始独挑大梁。但对于绝大多数只有一辆车的用户,充电这个环节中的任何琐碎阻碍,都难以被当做一件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 autocarweekly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