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车文化 > 重庆首富是如何倒下的?

重庆首富是如何倒下的?

2021-10-18 08:53:39

  2021年1月14日,重庆破产法庭发布2020年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本地最大民企“力帆系”的破产重组排在第一位。 

  昔日重庆首富的传奇,彻底成为了历史。 

重庆首富是如何倒下的?

  本地甲A联赛足球俱乐部至今以“重庆力帆”为帅旗。力帆创始人尹明善的个人经历也颇为传奇,他47岁“下海”,54岁转行卖摩托车,65岁踏足汽车行业,用了近30年的时间,他一手建立起百亿力帆帝国,成为重庆首富。 

  一同成为历史的还有“力帆”这个品牌的乘用车。今年初,重庆两江基金、吉利作为战略投资者,共同出资接盘了力帆。一周后,九名新董事会成员亮相,吉利背景的徐志豪任董事长,尹明善及其旧部几乎全部出局。公司工厂将开始生产吉利品牌的新能源车。 

  然而,由于重组前力帆与控股股东尹明善家族捆绑太深,“吉利系”入驻,财务问题至今仍在厘清。2021年8月中旬,重组后的力帆科技发布公告,决定对“时任董事会秘书郭剑锋予以监管警示”,原因是查明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在未履行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的情况下,为原控股股东的七笔借款提供关联担保,担保金额共 5.5亿元,占公司2018年净资产的 7.38%。 

  力帆曾是“中国摩托车之王”,创下年产销两百多万台的纪录,销售和生产网络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力帆还是重庆最大民营出口企业,以力帆为依托,重庆摩托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榜首。2003年力帆进入乘用车市场,成为国内首家A股上市民营乘用车企。 

  这一切已随流水落花去。如今,胡润富豪榜上重庆排名前五的富豪,不是医药就是地产。作为同样热门的概念,在77岁这年,尹明善转投新能源汽车,但此后的一切,似乎都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直至今日,彻底告终。 

  在尹明善发表于2020年年中的一篇随笔《跟自己讲和》中,有一句痛彻肺腑的话: 

  “我过度奢望的未来,从未成真,一直是梦。" 

重庆首富是如何倒下的?

一腔热血,力不能及

  尹明善是“大器晚成”的商人。 

  1985年辞去在重庆出版社的职务下海经商时,他已经47岁。但创业之路却异常顺利,他成立的重庆长江书刊公司,后来成为了重庆最大、最早的书商。但图书销售终归是“不能做大的行业”,尹明善看到了摩托车的商机。 

  1990年代初,国内摩托车市场方兴未艾。山城重庆,路多坡道,在公共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摩托车出行是最为便捷的方式之一。彼时,以嘉陵、建设为代表,重庆拥有国内最为活跃的摩托车市场。 

  带着卖书赚来的第一桶金,1992年,尹明善一头扎进造摩托车的队伍里。成立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一间40平米左右的车间、9名员工,他们研发出了全国第一个100毫升4冲程发动机,以及中国第一个100毫升电启动发动机。 

  捎带说一句,“轰达”这个名字,其实是HONDA的音译。没错,就是日本的本田。力帆创业初期就摸索出了一个策略:照搬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设计,对中国市场进行降维打击。 

  于是,力帆的摩托车业务迅速崛起。公开数据显示,从1992年创立到2001年,力帆的摩托车发动机累计售出184万台,收入超过38亿元。 

  摩托车,带给了尹明善极大的商业自信。他曾如此评价自己:“聪明的猫会时时保持蹲伏的姿态,等待一阵风再度吹开这扇门时,一跃而出。我就是这样一只待机而动的猫。没有变成活化石,是因为我一直在向环境、向命运、向自己挑战。” 

  2003年,通过收购的方式,力帆获得商用车生产资质,并在两年后拿下轿车准生证。但遗憾的是,此后十年间,力帆却没能复制出摩托车时期的辉煌,甚至没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产品。 

  这背后,力帆多年来一直采取的是跟随战略,模仿丰田、MINI等明星产品做逆向开发——说白了就是把人家的车买来,拆开,研究,复制。但汽车的复杂程度绝非摩托车可比,这直接影响了力帆的产品力。上世纪90年代初,力帆一款模仿丰田畅销车型的产品,被知名车评人嘲笑为“开过的车里,唯一方向盘对不准驾驶座的车”。 

  曾经,逆向开发是自主品牌车企的通行做法,吉利、比亚迪、长城等自主企业初期都是这么做的。但它们都很快开始构建自己的核心技术,摆脱逆向开发的阶段。力帆却一直没有摆脱,而是在乘用车和摩托车传统业务之间摇摆,错失了时代。 

  2000年初,吉利、长城、比亚迪稳固为自主品牌三强时,已鲜有人提起力帆。乘用车竞争环境复杂,已不是摩托车那样依靠尹明善“一腔热血”就能拿下的市场。 

  败走燃油车,尹明善并不甘心。如他在随笔《跟自己讲和》中所说,“处逆境自然不满现状,处顺境我有时也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为了追求完美。” 

  为了追求完美,尹明善必须为力帆找一个扭转局面的帮手,他想到了新能源汽车。 

  转折点开始于2015年。这一年,力帆宣布将停产燃油车,“All in”新能源。 

  2015年6月8日,新上任的力帆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陈卫在品牌活动“力帆之夜”上宣布,力帆将在2020年前推出21款纯电和混合动力新产品,实现新能源整车累计销售50万辆;业务模式向上、下游延伸,涉及锂电池生产、新能源车租赁业务和换电业务等。 

  “我们有了新的接班人。”当晚,尹明善在一片簇拥中走上台,他向在场的亚非拉20多国参赞介绍了集团总裁、力帆的元老尚游,以及新任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后来升任力帆副董事长的陈卫。 

  尹明善看到了新能源风口,他需要完成一场“战役”,来实现公司未来业务的转型,同时完成对“接班人”的考验。 

  据媒体报道,陈卫拥有海外留学背景,获得博士学位,在通信技术有深厚积累,被尹明善视为新能源业务的灵魂人物。在2015年中的那场发布会上,陈卫介绍了“力帆i.Blue1.0”新能源规划。“意气风发”,曾采访过他的媒体如此形容他。彼时,大家认为陈卫或许真的能改变一些东西。 

  孰料,仅仅两个月零两天后,2015年8月10日,总裁尚游就宣布离职。而陈卫只比他多待了四年,而且离职后拒绝再谈论力帆。 

  为什么? 

  “我们有了新的接班人”

  在一些内部员工眼中,力帆的转型太激进,依靠摩托车和燃油乘用车,力帆本可以岁月静好。 

  在当年的摩托车市场中,力帆凭借着两个“第一”技术,在一众摩托车厂商中突出重围;即便到了官司缠身的2020年,力帆摩托销量仍在88万辆以上,排名国内第四。 

  然而,今天,电动化转型成为海内外车企共识,全线产品新能源化已不再耸人听闻。应该说,六年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尚属于推广普及阶段,市场成熟度远不如今的时候,就能决心转型新能源,尹明善的眼光和战略都非常高明。 

  尹明善看到了,力帆两大主营业务中,摩托车市场因“限摩令”多年下滑;乘用车业务上,力帆最高年销10万辆,依靠的是低价竞争,核心技术并无积淀,产品“多是仿造”,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国内力帆不温不火,60%销量来自亚非拉等海外市场,他担心公司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被淘汰。 

  此外,2015年力帆的新能源产品更多是依赖先发优势,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是主销车型已然转向30万元区间的产品,不只是力帆,北汽、江淮也已然败下阵来。但相比于后者,力帆无论综合实力还是背景都难以与之匹敌。 

  “我一直觉得老板(尹明善)的理念是很前卫的,但是他太年迈了。”此前,一位前力帆董事会成员向AI财经社表示。 

  然而,此时的尹明善已力不从心,只能交棒。 

交给谁呢? 

  尹明善的儿子尹喜地是重庆著名人士,因为他也喜欢车。然而,他喜欢的是豪车,而不是造车。中国第一辆宝马M3就是他的,他还是特斯拉在中国最早的八位车主之一。 

  由于自己的儿女志不在此,2015年,尹明善从家族以外找到尚游、陈卫作为“接班人”。接班人名单中,尚游为力帆元老,尹明善希望他们稳住力帆传统业务。陈卫由力帆以优厚待遇从外部引入,尹明善说陈卫与自己“神交已久”,将由他来完成新能源的拓荒。 

  其职位由另一位力帆元老牟刚接替。 

  此外,对于陈卫来说,留给他的空间也并不如外界看到的那么大。事实上,尹明善并未放弃自己的“家族”,对家族成员的安排,几乎贯穿整个新能源布局。 

  在业务模式上,力帆将触角伸向出行领域,宣布推出共享汽车品牌“盼达用车”。AI财经社了解到,来自盼达的采购一度占据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六成。 

  然而,盼达的最终受益人还是尹明善家族。天眼查信息显示,重庆汇洋控股有限公司占据盼达74%的股权,而汇洋控股的四个股东分别为尹明善、尹喜地,尹明善的第二任妻子陈巧凤、尹明善的孙女尹索微。尹明善曾希望盼达利润转正,并登陆资本市场,这被认为是他为自己家族留的一个“后路”。 

  新能源战略受挫后,2019年8月,曾经的“灵魂人物”陈卫,“因个人原因”辞职,没能完成尹明善的愿望。离职后,陈卫已不愿在公开场合中谈论力帆。 

  2020年4月,经尹明善引荐,其“95后”孙女尹安妮直接走向台前,出任力帆第四届监事会股东监事。然而,这个20出头的女孩子并没有能力拯救力帆。随着力帆陷入困境,尹明善家族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矛盾开始显现。 

  也是在2020年4月,尹明善控制的盼达用车向尹明善搞上市的力帆股份索赔损失共计约8亿元,由头是“因采购的力帆新能源汽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致命一击:骗补

  何以至此? 

  那时,力帆几乎是最坚定向新能源转型的汽车制造商,比蔚来、理想、小鹏的创立要早出近3年,也是除上汽外,唯一与阿里签约的上市车企。 

  “我们多数民企倒闭,是因为他们扩张过快过猛。”在2013年力帆营销年会上,尹明善如此归纳民营企业的发展。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多年后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激进布局,也要了力帆的“命”。 

  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限行限购取消等多项利好政策的助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激增,销量跃居全球第一。但与补贴规模所对应的,是市场上仅有北汽新能源、江淮、比亚迪等少量对手,新能源被认为是一个全新的赛道,为落后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力帆的转型方向很快找到了。为推动新能源战略落地,力帆在2015年5月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约52亿元。其中,计划4.6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平台的开发,10.6亿元建立能源站,15.5亿元用于锂电池的开发和生产线建设,11.3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电机、电控和变速器项目。 

  “力帆之夜”后一周,公司股价突破27元/股。同年,依靠先后推出的620EV、330EV两款纯电动车,力帆新能源车销量1.49万辆,同比劲增1782.8%,在当年的车企中排位居前。2016年,力帆创纪录地投入9.7亿元用于研发。 

  没有人能否认当年力帆做新能源的决心,然而,就在“力帆之夜”的7个多月后,2016年2月,财政部检查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追查“骗补”。 

  根据《财政部关于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处理决定》,力帆乘用车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共计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亿元。 

  财政部决定,对这些车辆不予补助,并取消了2016年力帆申请专项补助资金预拨资格。随后,曾是力帆新能源主力车型的老款330EV和650EV被勒令停产。 

  那一年,力帆是唯一“骗补”受罚的乘用车企。彼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玩家还是北汽新能源、江淮、比亚迪。在企业端,财政补贴占据企业收入的相当比例;在消费端,如果没有补贴,将卖不出一辆车。 

  后来有力帆高层告诉AI财经社,“骗补”并不是力帆的主观意愿。2015年新能源车销量大幅攀升,带来上游动力电池产能严重不足,与其他厂商的产品不同,力帆的换电新能源车在没有配套电池的情况下也能先生产出来,车生产出来了,电池断供,而部分已生产出来却没有配套电池的产品,也一并进入了申请补贴的流程。 

  但无论如何,力帆在明知动力电池产能短缺的情况下扩大生产,与其激进的新能源战略不无关系。力帆在渠道能力上并不占优,需要尽快提升产能,抢占市场。 

  处罚的结果是,力帆一路下滑。力帆曾回应称,取消补助将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造成减少。骗补事件,给了力帆致命一击。事实上,自此之后,力帆股份的资金链迅速告急。此后的研发投入、资源投入也就无从谈起。 

  AI财经社了解到,在补贴暂停的过程中,力帆开始了整改,新能源车销售完全停滞。2016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达53%,销量迈上50.7万辆关口,而力帆新能源车销量却下跌62.7%,当年公司净利润下跌近三成。 

  除了业绩上的影响外,“骗补”还直接影响了力帆52亿元定增方案的进程,募资金额一路缩减至2018年的24.8亿元。到了2019年,拖延已四年的非公开发行,最终以撤回材料告终。 

跟自己讲和

  如今,83岁的尹明善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当年的他,也许没有料到,纯电动、新能源车的竞争,与当年摩托车市场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江湖,已不是他依靠一腔热血可以闯出来的天地。 

  自2016年起,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败退,从全年5550辆一路下跌至2021年上半年仅卖出107辆。销量大幅下滑,企业也失去了造血能力。 

  事实上,因“骗补”而错失2016年的起步风口后,力帆在强者扎堆的新能源赛道上已是一手烂牌。 

  力帆既没有吉利每年上百万辆的传统车销量作为战略纵深,也没有比亚迪的技术积累,更没有蔚小理那样的融资号召力。 

  李斌曾说,“新造车”要准备200亿元的资金规模。而他的蔚来截至去年年底累计亏损已超过400亿元。支撑新能源车扩张的,是雄厚的外部资本。 

  相比于有互联网背景的创业明星李斌、李想、何小鹏,年迈的尹明善所能动员起的资金规模太小,他投入了一场本不属于他的战斗。 

  按尹明善的规划,力帆要构建起集互联网+、智能汽车、能源互联网于一体的生态链和产业链,内容涵盖电机、电控、电池、新材料、物联网、车联网等全产业链。相比起其他车企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布局方式,力帆几乎是选择了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布局。这意味着,花钱的地方更多了。 

  但不同于时下主流的充电模式,力帆采用换电模式,与如今的蔚来相仿。彼时,力帆是换电模式唯一的参与者,需独立承担起充换电站的建设。这又意味着沉重的负担。 

  而当初由他来描绘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也未实现多点开花。今年年初,盼达宣布暂停营运。眼下,力帆仅一款车型在售——力帆枫叶80V,主要作为换电出租车使用,并非当时设想的21款。 

  2018年,力帆股份还实现了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48.34%。进入2019年,力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归母净利润已大幅下滑至-46.82亿元。到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力帆销量进一步萎缩,报告期内净资产仅剩1亿元。 

  这期间,为了弥补亏损,力帆开启了卖卖卖模式。2018年底,力帆以6.5亿元的作价,将力帆汽车卖给了车和家;2019年,力帆又以33.15亿元卖出旗下乘用车项目生产基地。 

  如今,主营业务停滞,高管出走,业绩难看,债台高筑……力帆显然没有能力去理清这堆烂摊子。 

  2020年8月11日,力帆集团发布公告称,力帆控股因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重整。 

  同年11月10日,接受人出现,吉利以双重身份投资力帆:由吉利迈捷、两江基金共同发起设立的满江红基金,以及吉利迈捷、吉利科技或二者持股比例达70%以上的绝对控股的公司,成为参与公司重整投资的实施主体。今年4月,力帆终于“摘帽”“脱帽”。 

  在业界人士看来,吉利出手,看中的正是力帆的换电业务及生产能力,力帆将成为吉利换电新能源产品的代工厂。 

  但无论吉利作何打算,如今,吉利管理团队已正式入驻力帆,昔日的“重庆首富”尹明善时代,已经彻底落幕。 

  那篇《跟自己讲和》,仍是他至今最近的一次发声。 

  在文章中,尹明善提到了自己的性格弱点:太过争强好胜,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性格成就了他,也折磨着他。 

  “少年时读到有大师会八国语言,我就发誓长大要会九国十国的。高中时人家渴望升北大清华,我却浑想保送留苏(那时没有哈佛耶鲁之说)。人说《红楼梦》里写了六百多位人物,《战争与和平》写了八百多位,我赌自己的传世之作人物上千。年度世界500强之首的通用电气老大伊斯梅尔,我曾有幸在央视和他同台作嘉宾,竟苛求自己的企业哪天赶上他的……” 

  “不放过自己的人,包括我,下场很惨: 

  败,自个儿苦;成,自个儿也苦。这是何苦? 

  世上无敌人,斗自家何苦? 

  世上无完人,责自家何苦? 

  何苦!” 

  这一次,他能真正放下成败,笑对这一切,跟自己讲和吗?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AI财经社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