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关注 > 正文

【原创】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增程式电动为何这么香?

2025-08-26 08:48:42

  中国新能源市场上,有很多路线之争,例如大家熟悉的纯视觉智能驾驶与激光雷达为核心的融合感知路线就是一个经典话题。另一个关注度比较高的路线之争,便是混动与纯电。

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增程式电动为何这么香?

  近期不少厂商都推出了增程式电动系统,尊界S800、仰望U8等百万级车型均采用增程式电动系统,除了理想、华为之外,深蓝、广汽等厂商也相继入局,那么,为什么增程式电动越来越吃香了呢?

谁在推增程式电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仅仅在3年前,增程式电动还被不少业内专家认为是多此一举,通过烧油来加电的模式也被认为是开倒车,但3年后的2025年,增程式电动却已经遍地开花。

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增程式电动为何这么香?

  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上,理想与华为主导的鸿蒙智行,算是增程式电动的主力军。理想自不必说,它是国内最早发现增程式电动车优势并长期坚持的厂商,L系列增程车是理想的绝对主力;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M7、问界M8、问界M9均为爆款车型,也是以增程式电动为主。

  有这两家的示范效应,其它厂商也纷纷跟进。目前国内搭载增程式电动系统的主流车型超过了50款,除了理想与华为之外,近期上市的尊界S800、东风猛士M817、东风奕派eπ008、零跑C16、深蓝S05、深蓝S06、昊铂HL、阿维塔06、马自达EZ-6等车型也都以增程式电动为主要卖点。

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增程式电动为何这么香?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增程式电动车型分布在多个细分市场,从轿车到SUV,从高端到低端都有,有深蓝S05这样的10万级代步车,也有尊界S800这种百万级的行政级轿车。这就证明,增程式电动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增程式电动有什么好处?

  就如同纯视觉与激光雷达之争一样,增程式电动也经历了从被质疑到被肯定的过程,发生这种转变,主要是由于它自身的一些优势,在大规模量产上车之后逐渐被厂商发掘,也逐渐被消费者接受。

  与比亚迪主导的插混系统相比,增程式电动系统最直接的优势在于它的结构更加简单,发动机仅作为发电机使用,不直接用于驱动车辆,这其实是插混系统的简化版本,但却能满足用户在大多数工况下的实际需求。

  同时,更简单的结构代表着故障率更低,这也是华为系车型刚入局时选择增程式电动的重要原因。

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增程式电动为何这么香?

  插混系统和增程式电动系统都具有低用车成本和解决续航焦虑这两大特征,不过插混系统技术和结构都更加复杂,实际用车体验却不见得能超过增程式电动系统。而对用户来说,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系统稳定性更高的车型。

  目前几个爆款增程式电动车型,例如仰望U8、问界M8、问界M9、理想L8、尊界S800、问界M7等车型均集中于25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甚至达到百万的级别,也与此有关,因为高端用户对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更高。

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增程式电动为何这么香?

  先站稳高端市场,成本摊薄之后,再向中低端市场普及,这是过去两年增程式电动的基本发展脉络。增程式电动的用车成本要比同级别的纯电车型更高,但却远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消费者宁愿用稍高一些的用车成本,换来“无续航焦虑”这个核心诉求。

  就目前来看,虽然充电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固态电池、800V高压快充等也在不断取得突破,但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问题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增程式电动都将会是市场主流。

增程式电动前景如何?

  从技术形态上来说,增程式电动与插电混动都属于燃油车向纯电车型转型过程中的过渡性技术,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问题。现阶段,这是一种刚性需求,而且它对厂商的技术水平要求也比较低,因此越来越多的主流厂商都在尝试。

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增程式电动为何这么香?

  纯电、插混、增程三分天下的态势,预计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等人认为,增程式电动未来5-10年仍将是主流的动力形式之一。这个时间足够长,值得厂商们去研究一套增程式电动系统来应对,提升销量和市场影响力的同时,还能获取一定的利润。近期广汽发布的星源增程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增程式电动为何这么香?

  但从长远来看,增程式电动也是存在隐患的,它的命门就是固态电池。与目前主流的液态动力电池相比,固态电池拥有理论上高达500Wh/kg的能量密度,拥有高效率的离子传导效率,同时解决了液态电池自燃率高、循环寿命短、低温性能差等短板。固态电池普及后,增程式电动这种“中间形态”的动力模式会开始走下坡路。

  根据业内人士预计,固态电池有可能在2030年大规模量产上车,届时纯电车型将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不过对消费者来说,现阶段增程式电动依然可以放心购买,它的生命周期还有10年左右的时间,足以撑到你对车辆进行更新换代。

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增程式电动为何这么香?

  增程式不是新能源的 “终极答案”,却是这个 “续航焦虑未散、技术迭代未停” 的时代里,最懂我们 “既要又要” 的过渡期,对大多数人来说,“适合当下的选择”,远比 “等不起的未来” 更有意义。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汽车经纬网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