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能源 >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原创】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2021-11-01 14:54:08

  最近两年,电动车在国内蓬勃发展。在特斯拉的带动下,国内一众新势力造车企业乘势而上,无论从市值还是从市场号召力上,将一众传统车企纷纷甩在了身后。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困扰电动车更大规模推广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燃料电池同样作为一种新能源技术,在当下的热度正在不断升高。

电动车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续航里程焦虑一直是推广电动车的最大障碍。电池能量密度远低于化石燃料,而且对于剩余电量SOC的预估,成为困扰电动车车主的第一大难题。虽然目前不少车企都有能力推出NEDC工况下续航高达1000公里的电动车,但是,过高的成本以及不断被推高的百公里电耗,注定这些产品更多的只是曲高和寡。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如果我们去观察燃油车的续航里程,其往往也只有400,500公里,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消费者有续航里程焦虑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燃油车的加油设施已经非常完善,在任意一个地方附近几公里范围之内,必然会有一座加油站。

  电动车的充电桩在这几年的大力建设之下已经多了许多,但和加油站相比,还是存在不足。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充电设施不足之外,充电时间较长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快充容易影响电池寿命,慢充动辄就需一个小时的时间,不仅耽误自己,也会耽误别人。至于不少品牌鼓吹的超充技术,则对电网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一旦没有规划好,泛滥的超充必然会成为电网难以承受的负担。

电动车真的环保吗?

  电动车是否真的环保,目前来看需要打上一个不小的问号,尤其是在国内,相关的争议从来没有解决过。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一方面,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而电池报废之后如果回收工作难以跟上,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则更大。

  另一方面,国内绝大部分电能的获取都需要由燃煤获得,也就是说,电动车本身并不会排放二氧化碳,但并不意味着其使用过程就不排放,只不过是将这个排放进行了前置。

为什么大力推广电动车?

  目前在国内推广电动车,更多还是出于国家战略利益的考量。首先,国内的内燃机技术和国外主流内燃机技术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短时间内难以赶上,而门槛相对较低的电动机技术则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其次,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出发,中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我们的石油更多还是需要依靠进口,尤其是大量的石油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这就对国家的能源安全形成了一个比较巨大的考验。

  最后,在新能源汽车的多条技术路线上,日系品牌在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方面申请了大量的专利,基本已经把后来者的路堵死。在这种局面下,发展电动汽车成为政策制定者手中唯一可以打的一张牌。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不得不提的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最近几年被广泛提及,最大原因就在于其能够很好地克服一些锂电池固有的缺陷。在续航里程方面,加一次氢气,实现5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易如反掌。此外,在气源压力足够的情况下,加氢时间基本可以做到和加油时间类似。

  但是,燃料电池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加氢站的布局。和燃料电池本身不低的成本相比,加氢站的建设是燃料电池技术推广的最大瓶颈问题。

  首先,加氢站的建设花费不菲,动辄数以千万计的投入,一旦后期没有足够的车辆来进行加氢,必然导致加氢站难以实现盈利。与此同时,如果加氢站数目不够,又会影响消费者购买燃料电池车的决心。这样一个恶性循环,让燃料电池汽车即便在日本的推广,目前也需要政府和厂家的大力扶持。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正如电动车可以在全球大量推广一样,推广燃料电池技术的成本肯定要与燃油车拉平。想要降低单件成本,规模效应是关键,因而在前期政府补贴带动消费者的购买就显得至关重要。电动车在初期能够上量的关键除了政府给出的高额补贴之外,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的绿牌更是价值不菲。

商用车燃料电池化不可阻挡

  从商用车的角度来说,尤其是提供干线物流的重卡来说,燃料电池技术的推广难题就会弱化很多。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一方面,重卡本身售价较高,因此燃料电池推升的成本,考虑到相关政府补贴,很容易被厂家所消化。尤其是在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推广燃料电池卡车的决心还是很大的。

  另外一方面,由于重卡的行驶路线相对固定,因此厂家完全可以在几个关键的节点上布置加氢站,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加氢难的问题,通过前期的规划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加氢站的盈利问题,实现一个比较好的加氢生态。

  虽然日系品牌,尤其是丰田在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技术以及相关运营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从目前丰田所采取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其并不希望重蹈之前混合动力技术的覆辙。用更加开放的姿态,释出一部分的技术专利,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似乎是丰田最为务实的选择。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因此在国内,丰田已经和一汽、东风、北汽、广汽、苏州金龙等企业合作,导入自己在燃料电池方面的技术,以扩大丰田在国内燃料电池市场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毕竟如果国内企业联手决定不发展燃料电池,或者绕开丰田的燃料电池技术壁垒,那对于丰田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未来,构建一个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燃料电池在内的多层次的新能源汽车体系,才是能够更好服务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汽车战略。

瞄准“双碳”目标 新能源技术如何突破?

  当前,国家已经在包括北京、上海等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示范推广的项目。对于各大车企,尤其是商用车企业来说,燃料电池技术是不能放弃,必须要花时间积累核心技术突破以及日常商业运营经验的重要领域。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汽车经纬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