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关注 >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2025-07-03 08:44:55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究竟有多疯狂?这两天火爆的小米首款SUV小米YU7或许可以称得上是最生动的案例。

  6月27日,小米YU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25.35-32.99万元,定金为5000元。根据小米汽车的官方信息,这款车在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内大定突破28.9万台,18小时后锁单量突破24万台。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不用说,这几个数字,放在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史上都是最炸裂的。但从客观角度来说,一款起售价高达25.35万元的高端SUV,拿出这样的成绩,并不太符合行业常规。这其中的X因素,就是小米在营销上的持续发力。

成本很低的大定

  要读懂小米YU7的这几个数字,首先要了解几个概念,这毕竟是一个“重新定义”满天飞的时代,连名人名言都有人生造并大量传播,更何况是车圈的一些概念。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大定,业内通常是指支付一定的定金,且7天后自动锁定不可退;锁单,指的是定单已经进入正式排产程序,定金也不可退。小米YU7的大定金额仅为5000元,这意味着试错的成本非常低,普通消费者都能承担,也给“黄牛党”刷单提供了便利,这是两项数字超常规飙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这些暴增的订单,对小米的生产计划实际上也不会起到什么重大影响。大量信息显示,小米YU7标准版锁单后最快53-56周交付,Max版交付周期为33-36周。也就是说,现在下订单,到小米交车,至少需要大半年甚至一年多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小米从容安排生产计划。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从25万以上新能源SUV市场规模、行业规律来看,24万台的订单,已经足以吃掉2025年该细分市场一半以上的潜在订单,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这些订单有多少水分,还很难说。

  实际上,就算是真的有24万锁单,把它均摊到一年这么长的交付周期,每个月也就是2万左右的交付量,这个数字的确值得肯定,但在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也称不上是什么开天辟地的成绩。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有意思的是,小米YU7会在1-5周内交付首批“准现车”,8月份交付首批“定制新车”,其余车型则会慢慢交付,最晚的已经排到2026年8月份,交付周期长达14个月。

  上市前疯狂预热,按照热度进行首批“备货”,制造“小米YU7热销”的舆论,刺激新订单的产生,然后再慢慢扩充产能,人为拉长交付周期,这套打法,与十几年前小米手机刚刚起家时几乎一模一样。借助互联网强大的造势能力,以及雷军日均一个热搜的强悍流量,小米汽车以很低的成本,打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宴。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稍有行业常识的人都知道,13-14个月的交付周期,对一个汽车厂商来说意味着什么。实际上,小米YU7是按照现在的价格去锁定订单,但却是按照几个月甚至一年多以后的市场价格去采购,以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价格的下降速度,这中间的价差是非常惊人的。

  同时, 这套打法,其它厂商也很难复制,因为它立足的逻辑就是雷军超强的吸粉能力。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交付周期长达14个月这种事情,其它品牌的用户即无法忍受,因此它们普遍按照《民法典》相关规定,需要对延迟交付行为进行赔偿,华为系车型赔偿标准高达200元/天,长安系车型标准为120元/天,比亚迪等品牌则采用实物和积分补偿,这些补偿成本都非常高昂,逼迫厂商们加快生产节奏。相比之下,小米并无明确政策,只会对用户提供“不定期小礼品”,成本差异巨大。

车辆性能是否配得上爆款?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把“订单数据注水”的可能性考虑进去,小米YU7的表现也称得上惊艳。目前25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内可以说是问界一家独大,出现另外一家竞争者是好事儿。但现在的问题是,小米汽车在宣传新车时,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字,将小米YU7的性能拔到了它实际上达不到的高度。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这样的案例,在小米YU7整个宣发过程中随处可见,例如“1.1米超宽投影光带”在实际体验时会发现它是一种带有黑色隔断的三段式投影,画面并不连贯;高性能芯片高通骁龙8 Gen 3是手机端芯片,而不是车规级芯片,要知道,车规级芯片的百万缺陷率一般小于10,而消费级手机芯片小于500即可;官方宣称的“全系标配即顶配”,实际上空气悬挂、5.2C超级快充等高端配置只在部分高配车型上出现。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与此同时,小米YU7还擅长“原地造牌”。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YU7将零重力座椅、Nappa真皮、空气净化器等配置称为“送”,并且明码标价,给人一种很“良心”的感觉,但实际上这些配置在同价位车型中是标配。

小米式打法是否存在风险?

  了解小米手机发展史的人都知道,它现在宣传汽车的各种手法,与当年宣传手机时如出一辙,这是由小米公司的特殊发展道路、自身秉性、创始人风格等各种因素决定的。事实证明,这套打法似乎行之有效,但它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首先,汽车与手机不同,手机可以随便重启、性能不行的话还可以随时更换,但一款20多万的汽车显然没有这么从容,甚至关乎用户的身家性命。

  其次,这种打法存在政策上的风险。从种种迹象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乱象,正在被监管机构持续关注,例如前段时间的小米SU7车祸事件就引发了工信部对车企智驾宣传的整顿。

18小时锁单24万辆 小米YU7是真的火还是暗藏猫腻?

  应该这么说,依托于中国强悍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小米是可以打造出精品车型的,但过于夸张的宣传方式以及吃供应链红利的打法,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小米汽车业务的健康成长。小米需要在小米YU7以及后续车型上证明,脱离这些花里胡哨的宣传,它依然能在市场上立足。走到这一步,小米汽车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成功。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汽车经纬网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